这样的校服平台,能不令人起疑吗
栏目:教育资讯 发布时间:2019-05-04

去年下半年开始,经过同行业企业的联名举报,阳光智园平台打着教育部的牌子做校服垄断生意。具体操作流程如下,学生或家长在平台上选购校服,校服生产企业要向平台支付销售额4%的服务费,而校服生产企业净利润一般在8%左右。据了解,截至2017年4月,全国已有300多个区县教育局、一万多所学校使用该平台。

也就是说,该平台仅凭借教育部的名头,就稳稳地从全国校服市场中切走了一大块蛋糕。阿里巴巴致力于“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”,而对这家平台来讲,根本就不存在什么难做的生意,它只需要搭建一个平台,开个账户,财源就滚滚而来了。如果这确实是教育部授权或强制推广,当然涉嫌违规。不过,教育部法规政策司表示,从来没有下发过强制推广使用阳光智园平台的文件。

这家平台为何敢于声称自己是“教育部的平台”?问题可能就出在2016年6月份,教育部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曾印发一份名为《阳光智园中小学学校校服互联网管理平台论证会会议纪要》的文件,发各省区市教育厅局后勤管理部门。至于这究竟是教育部有关部门“暗送秋波”,还是企业狐假虎威,抑或各地教育主管部门会错意、拍错马屁,就不得而知了。

但不管怎么说,这种借助或假借政府部门名义而设立的平台,其本质乃寻租行为,而不是一种市场行为。平台既没有经过市场竞争的检验,也没有经历招投标的程序,躺着就能雁过拔毛,分走校服企业的利润,这明显就是“耍流氓”。这样做的害处也是显而易见的,除了提高校服成本,增添校服采购环节,以及增加校服腐败的空间,这家平台恐怕也发挥不了什么积极作用。

(来源:新浪新闻中心)